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云宣讲
  • 海军军医大学
  • 华东理工大学
  • 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
  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
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
当前位置:高层次人才网>博士后招聘>高校博士后招收>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2019-2020年招聘启事

最新招聘信息推荐

在线联系客服

(工作日:8:30-17:00)

在线QQ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客服电话010-89684656

个人投递简历邮箱gccrcw@163.com

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2019-2020年招聘启事

工作地址:上海市招聘职位:见正文学历要求:见正文发布时间:2019-12-26 发稿编辑:高层次人才网

一、招聘岗位

(一)岗位名称:影像导航介入研究中心软件工程师

招聘人数:2

聘用方式:项目聘用

招聘条件:

1、大学本科(简称“大学”)及以上学历,学士及以上学位;

2、计算机,软件工程专业或相关背景;

3、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,有一定的c++,python语言编程经验;有一定软件架构知识和经验者优先考虑;

4、熟练使用医学图像处理和可视化开源软件库ITKVTK者优先考虑;

5、要求具备团队合作精神,自我激励,能够按进度及计划完成任务。

岗位职责:

1、根据项目要求,完成实验室软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以及功能模块开发等相关工作;

2、协助完成实验室相关管理维护工作。

(二)岗位名称:影像导航介入研究中心专职科研人员

招聘人数:1

聘用方式:劳动聘用,事业编制

招聘条件:

1博士研究生学历,博士学位;

2、具有计算机、电子工程、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;35岁以下,具有博士后经历。可直接到岗者,优先考虑;

3、熟悉图像算法,对机器学习(深度学习)算法有深入理解,有相关检测识别分割等算法者优先;熟练使用医学图像处理和可视化开源软件库ITKVTK者优先考虑;

4、熟练使用深度学习框架(caffe/tensorflow/pytorch中一种),熟练使用C/C++Python等编程语言。

岗位职责:

1、设计开发机器学习算法和系统,实现重大疾病的智能诊疗;

2、独立申请科研基金,发表学术论文,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;

3、协助管理中心影像设备,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。

待遇:

按上海交通大学有关规定执行。

(三)岗位名称:磁共振成像工程师

招聘人数:1

聘用方式:劳动聘用,有编制

招聘条件:

1、具有工程、物理或其他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;

2、熟练掌握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和方法,熟悉磁共振成像序列和磁共振成像仪的硬件组成;

3、具有两年及以上磁共振操作经验;

4、工作严谨负责,具有团队合作精神,学习能力强,对脑科学有兴趣;

5、具有磁共振仪器上岗证、大型设备上岗证者优先。

岗位职责:

1、负责维持磁共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运行;

2、负责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进行磁共振影像数据采集;

3、参与实验设计、成像序列的优化和图像质量的评估。

二、联系方式

联系人:郑老师

联系电话:18916068891

E-mailguoyan.zheng@sjtu.edu.cn

请应聘者将本人简历及求职信e-mail发至:guoyan.zheng@sjtu.edu.cn(邮件请注明“应聘岗位+姓名")。对符合条件的,我们将尽快面试,待遇从优,应聘材料将予以保密。

三、简介

1979年上海交大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,是全国最早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之一,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,199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,199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,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。四十多年来,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工作者们以“敢为人先,追求卓越”的精神作为指引,在科研、教学、产品研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就,在20042008年、2012年、2016年国家一级学科评比中一直名列前三名。2015年,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成为上海交大入选“上海高峰高原学科”(I类)的四个专业之一。

2005年上海交大与原上海原第二医科大学“强-强”合并后,将大力发展医-工(理)交叉科学作为主要战略之一。而Med-X研究院于200711月的成立,就是这一主战略的一个关键的实施。该院是上海交大“985工程”建设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之一,是学校直属的从事医工、医理交叉研究的科研教育机构,以推动交叉性的、转化性的医学研究为核心目标。201148,于上海交大建校115周年之际,在整合Med-X研究院与原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,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正式成立,形成了六个重点建设领域(生物医疗仪器、神经科学与工程、纳米生物材料、医学影像与信息、疾病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医学)。

2015年以来,借助高峰学科建设的契机,学院与闵行区政府共建“医疗机器人研究院”,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“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”,与徐汇区政府共建“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”,与南通崇川区政府共建“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转化基地”。2018年,聚焦学科领域,成立了医学仪器与智慧诊疗平台和分子与纳米医学平台,进一步凝练形成了“两院两平台”的学院新格局。

学院成立了由杨广中院士、冯大淦院士等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国际学术委员会,以国际标准对引进人员和原有教师进行国际化评估。截至20181231日,学院共有教职工106人,其中专职教师74人。专职教师中正高级职务人员30人,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约100%、海外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经历教师比例82.4%。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,中组部“千人计划”4名,“青年千人计划”4名,上海千人1名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1名,青年长江学者1名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,“973”首席科学家2名,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,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名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3名。

学院积极推进“学在生医工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提升育人质量。本科生教学坚持“学科交叉、融合创新”,持续进行课程建设,实施ABET认证、卓越工程师计划、本硕博贯通培养等。研究生培养注重课程建设、学科交叉和国际化交流,连续多年举办“医工交叉博士生论坛”、“上海交通大学-瑞典皇家理工”联合暑期学校、“上海交通大学-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”联合暑期学校。实施全覆盖的本科生导师制、教授任班主任、创新创业实验室等系列人才培养改革,形成了课堂教学、课外实践、创新竞赛相结合,专任教师、思政教师、校友全员合力育人的模式,多位教师获得“十佳”班主任、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、凯原十佳教师和科研团队等荣誉称号。2016年底、2017年初先后历史性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、市挑战杯一等奖等重大奖项。

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,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,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。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,先后与海德堡大学、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7所大学签署双学位项目,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6所院校签署暑期交流项目,本科生海外交流覆盖率达50%以上。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,建成上海交通大学瑞典文化交流中心,与约翰霍普金斯、加州伯克利、瑞典皇家理工、法国矿业、德国海德堡、英国帝国理工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研合作。不断提升学院国际学术影响力,成功举办国际脑卒中高峰会议、国际治疗超声大会、IEEEEMBS国际神经工程大会等顶级国际学术会议。

我们的目标是:到2020年,初步形成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,学院成为国际学术大师荟萃、优秀青年才俊辈出的人才集聚地;初步形成卓越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国家级教学成果奖、规划教材、市精品课程取得突破、教书育人蔚然成风、“学在生医工”形成特色;初步形成卓越的科技创新与服务转化体系,产生若干国际公认的原创成果,形成若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转化技术,国家级科技奖、基地取得突破;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成全国顶尖学科,进入世界一流行列。

到建校150周年,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学科、世界一流学院、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历史性奋斗目标,实现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的多层次突破,为攻克重大疾病难题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,为民族复兴、国家富强、人类进步做出突出贡献。


投递招聘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:高层次人才网 http://www.gccrcw.com/,提供硕博招聘信息研究生人才招聘信息。

网站介绍|隐私声明|人才招聘|联系我们|新浪微博|驻外大使馆|高校就业办|会员注册|会员登录|博士学科QQ交流群|微信群|

客户服务热线:

010-89684656

投递简历:gccrcw@163.com

意见建议、投诉邮箱:gccrcw@163.com

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求职平台---高层次人才网

微信公众号